病毒性肝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乙肝怎么传染了解这些,麻烦避而远之 [复制链接]

1#

医生,我周围有个同事是乙肝患者,我和他一起工作,他会传染我吗?

医生,我儿子找的女朋友据说有乙肝,而且她爸爸也是死于肝癌,我儿子和他结婚,会不会也变成乙肝患者?

我儿媳妇是乙肝患者,她怀孕了,将来的宝宝生出来不会也是个小乙肝吧,那可咋办呢?

以上问题,主要就是对乙肝传播途径不了解而造成的恐慌,那么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到底有哪些?如何防范才能避免日常生活受到其影响呢?

乙肝如何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有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三大途径。

01

血液传播

极少量污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体液进入人体后可以造成感染。

近年我国对献血员实施了严格筛查,因输血导致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明显下降,但经血液、不安全注射(尤其是毒品注射)等传播仍占重要地位。手术、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医疗操作,共用剃须刀或牙刷、修脚、纹身、扎耳环孔等均可能导致乙型肝炎病毒从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对于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人员,应避免公用注射器、剃须刀,不到不安全的场所纹身、修脚等,且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感染。

02

母婴传播

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和分娩后传播。宫内感染主要是婴儿通过胎盘感染,围生期传播主要是婴儿因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母亲的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等感染,分娩后传播主要由于母婴间的亲密接触。

在我国实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规划前,乙型肝炎病毒以母婴传播为主,多发生在围生期(即孕28周到产后1周的时期)。随着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普及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接种,目前母婴传播途径已大幅度下降。

03

性传播

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男同性性行为者,其感染的危险性高。如性伴侣其中一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另一方没有感染且无乙肝表面抗体,可以自发清除急性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并自行康复,如其存在乙肝表面抗体,那就不会发生急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更不会发展而慢性感染。因此,对于夫妻或男女朋友其中一方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现实,不必惊慌,正规咨询专科医生,避免留下遗憾。

乙肝患者是否能正常工作?

老百姓通常误以为乙型肝炎病毒经空气、消化道或饮食传播,此认识是错误的。目前研究认为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同住宿舍、同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型肝炎病毒,除非消化道和口腔有破损。乙肝病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把牙刷、牙膏、剃须刀等与他人分开,肝功能正常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可以上学、工作,和健康人一样生活。

乙肝妈妈可以生出健康宝宝吗?

乙肝妈妈当然可以生出健康宝宝,只要实行妊娠期间和产后母婴阻断相结合的方法,阻断的成功率可达95%以上。乙肝的母婴阻断包括孕妇怀孕期间的母婴阻断和孩子出生后的母婴阻断两个部分,具体如下:

(1)孕妇怀孕时查乙肝病毒定量。妊娠中后期如有乙肝病毒定量大于2*(10^9)IU/ml,建议孕妇在怀孕24-28周时开始抗病毒治疗,应用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

(2)孩子出生后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要求在24小时之内注射完成,且越早越好。

正确认识乙肝传播途径,即使不幸感染,亦不必惊慌,及时就医诊治即可。

作者:感染科二病区主治医师吴虹杰

审核:感染科二病区主任医师张光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