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肝炎日李兰娟呼吁乙肝患者接受高灵敏检 [复制链接]

1#

经济观察网记者瞿依贤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教授李兰娟呼吁,乙肝患者要接受高灵敏检测。

李兰娟在愿天下再无肝炎主题论坛上分享了一项乙肝患者HBVDNA(乙肝病*DNA定量检测)检测调研的中期结果,截至6月底的中期数据显示,对既往接受过恩替卡韦治疗一年以内的名患者进行HBVDNA高敏感检测后,如果使用普通检测,40%的患者无法检测到HBVDNA。但如果采取高灵敏检测(即HBVDNA定量检测下限为10IU/ml20IU/ml,市场上主流的检测试剂盒,检测下限一般为IU/mlIU/ml),可以发现存在病*低水平复制的患者,因此,乙肝患者要接受高灵敏检测,有助将于降低肝癌的风险。

这项调研由李兰娟主持、医院牵头,全国50医院的感染病专科医生共同参与。为了观察真实世界慢乙肝患者抗病*治疗的疗效评估,整个调研项目将入组例样本,观察真实世界慢乙肝患者抗病*治疗的疗效评估。

目前,中国乙肝流行程度大大降低,但是,现存感染者和患者数量依然庞大。统计显示,在中国约有万乙型肝炎病*(HBV)感染者,其中万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教授王贵强说,现在中国接受抗病*治疗的乙肝患者只有几百万,治疗缺口巨大,很多乙肝患者害怕社会歧视,因此,即使有病也不敢去看病,如果不实施早期干预,这些患者就可能进展到肝硬化、肝癌。

李兰娟建议把病*性肝炎的筛查纳入健康人群的体检,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乙肝不能治愈,需要长期治疗,如果治疗不规范,往往容易复发。年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扩大了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治疗的适应症,强调要早发现,早治疗,她认为患者只要符合抗病*治疗指征就可以启动治疗。

病*性肝炎不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是严重危害中国公共卫生的重大传染病。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丙肝病*筛查的推进,中国新增感染者的数量大幅降低。但中国幅员辽阔,医疗资源不平衡,基层的医疗水平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李兰娟表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仍待加强,基层医护人员需要掌握最新的医疗信息,了解关于病*性肝炎治疗的最新进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