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讲讲病*性肝炎呢?
因为我国约8%的人群是慢性乙型肝炎病*(HBV)携带者。HBV是传染性疾病,主要经血液传播,但母婴传播是其重要的途径,我国高达50%的慢性HBV感染者是经母婴传播造成的。
乙型病*性肝炎在妊娠期更容易进展为重型肝炎,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HBV是病*性肝炎中最常见的一种,另外,还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
孕产期和病*性肝炎
有什么关系呢?
妊娠、分娩对病*性肝炎的影响
妊娠期某些生理变化可使肝脏负担加重或使原有肝脏疾病的病情复杂化,从而发展为重症肝炎。
病*性肝炎对妊娠、分娩的影响
(一)对孕产妇的影响
1.妊娠期并发症增多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肝功能损害使凝血因子产生减少致凝血功能障碍,重型肝炎常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2.产妇死亡率高
与非妊娠期相比,妊娠合并肝炎易发展为重型肝炎,以乙型、戊型多见。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死率可高达60%。
(二)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1.围生儿患病率及死亡率高
2.慢性病*携带状态
妊娠期内,胎儿由于垂直传播而被肝炎病*感染,以乙型肝炎病*多见。围生期感染的婴儿,部分转为慢性病*携带状态,易发展为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
(三)乙型肝炎病*母婴传播
1.垂直传播
HBV通过胎盘引起宫内传播。
2.产时传播
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占40%~60%。
3.产后传播
可能与新生儿密切接触母亲的唾液和乳汁有关。但近年来有证据显示,新生儿经主、被动免疫后,母乳喂养是安全的。
症状与体征
甲型病*性肝炎的潜伏期2~7周(平均30日),起病急、病程短、恢复快。乙型病*性肝炎潜伏期1.5~53个月(平均60日),病程长、恢复慢、易发展成慢性。
临床上孕妇常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厌油腻、乏力、肝区叩击痛等消化系统症状。
重症肝炎多见于妊娠末期,起病急、病情重,表现为畏寒发热、皮肤巩膜*染迅速、尿色深*、食欲极度减退、频繁呕吐、腹胀、腹水、肝臭气味、肝脏进行性缩小,急性肾衰竭及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症状,如嗜睡、烦躁、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