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根除丙肝病毒疫情的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复制链接]

1#
治愈白癜风的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710/7288900.html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篇文章

年度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颁给了三位从事丙肝病*研究的科学家。他们鉴定出了丙型肝炎病*,使得血液检测和新药研发成为可能,从而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并将有力地推动这一新发传染性疾病走向根除。

在人类社会发现了甲肝病*(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乙肝病*(通过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后,仍有一些病例既不属于乙肝也不属于甲肝,以血液等体液为传播途径,在人群中无声地传播。年,这种神秘的疾病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哈维·阿尔特(HarveyJ.Alter)教授命名为“非甲非乙肝炎”。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不代表已经深刻认识了疾病的病原结构和发病的规律。在年,迈克尔·霍顿(MichaelHoughton)在与别人合作中采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发现了一种新型病*。随后,哈维·阿尔特团队证实这种新型病*存在于非甲非乙肝炎患者的血样品中。在年,迈克尔·霍顿正式将这一病*更名为丙肝病*。自此,对于公共卫生预防,如献血员筛查、术前病原筛查、器官移植供者筛查等环节有了检测手段,从而有效切断了传播途径;另一方面,在临床中,对于具有疑似表现及相应流行病学史的患者,有了诊断的方法并便于探索临床诊治方案,这在传染源控制方面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全世界纷纷建立了丙肝病*感染筛查标准,大大减少了血液途径的传播风险。我国自从年建立了丙肝病*抗体筛查的方法,对所有的献血员筛查丙肝抗体;针对少数感染了丙肝病*但未产生抗体的患者,我国自年开始对丙肝病*阴性的血液制品进行丙肝病*核酸检测,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血液制品途径感染丙肝病*的可能。但仅有预防手段还不够,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年全球已有万人有慢性HCV感染,将近40万人死于丙肝病*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中国人口约占世界的20%,但肝癌患者却占了50%以上,其罪魁祸首就是慢性肝炎病*感染。虽然中国的丙肝感染率少于乙肝病*,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据推算,我国丙肝病*感染者共计约万例。在临床中丙肝病*感染后,60-90%的感染者最终会呈慢性发病经过,如不经过规范治疗,在感染后的10-20年中,会有5-15%的感染者会进展至肝硬化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细胞肝癌。而起初的临床治疗手段,主要是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的治疗方案,周期长(1年),副作用大,而且效果有限,临床治愈率徘徊在50%左右。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反复治疗,耗时耗费。针对这种局面,科学家们一直没有放弃对新型抗丙肝病*用药的寻找和尝试,但在药物研发过程中,丙肝病*在实验室环境下难以复制,这就严重迟滞了药物筛选的速度和效率。在科学家们对丙肝病*的生活周期有了清晰认识,也在实验室成功培养出丙肝病*后,丙肝治疗用药的研发有了突破性进展。在年开始,以索磷布韦为代表的小分子抗病*用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丙肝病*感染的治疗有了颠覆性的变化,所有分型的丙肝病*感染几乎都可以达到95%以上甚至%的清除,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能够完全治愈一种病*性传染病的药物。在此之前,人们认为只有疫苗才能完全消灭病*引起的疾病。随着我国医保*策的努力,使得国内丙肝治疗费用大幅下降,这就为下一步根除丙肝病*感染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丙肝病*目前可以确诊并根治,照理说根除丙肝病*感染胜利就在眼前了。但现实远非如此乐观,一个严峻的现状是丙肝病*感染病例的检测率还很低,距离实现年根据病*性肝炎所需要的90%检出还有巨大的差距。也就是说,存在大量感染者而未被检测确诊,因此下一步还需要加强宣教,针对重点人群进行丙肝病*抗体及核酸筛查,医疗机构要落实手术、住院、血液透析、侵入性诊疗等患者的丙肝病*检查规定,为易感人群和肝功能异常原因不明者提供检测服务。只有医学的发展和社会健康宣教同步加强,根除丙肝病*感染才可能最终实现。眼下,根除丙肝病*疫情的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作者: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孙建*卢洪洲

延伸阅读

新冠疫苗11月进展速览

新冠肺炎病程呈双相性

新冠感染后免疫力可以较长期存在,突变也不怕

冷链食品的消*

无症状+核酸与抗体均阳性=有感染性?听听专家怎么说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达医晓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