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非典”在多个国家、地区大规模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多人因这种传染病失去生命,人们“谈非色变”;年,甲型H1N1流感又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恐慌……传染病是否真的如此可怕?7月3日,鲁中网邀请医院主任医师、感染四科主任刘景春,为大家揭开传染病的神秘面纱。
夏季多发流行性乙型脑炎
“传染病的特点,一是有传染性,有一定的传播性,”刘景春主任总结道,“传染病的致病因素比较单一,一般是一种病原体导致的,即感染源,包括病*、立克茨体、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原虫、寄生虫等,流感是由流感病*导致的,麻疹是由麻疹病*造成的,而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刘景春主任说,传染病的传播性体现在它有多种传播途径,可以通过呼吸道以空气、飞沫形式传播,可以通过消化道(饮食、饮水)来传播,还可以通过接触或者血液(注射等)等方式传播。刘景春主任特别强调,夏天大家要注意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流脑”),“流脑”多发于夏季7、8月份蚊虫繁殖比较多的时候,有一定的季节性,不过目前的传播、发病情况较少,大家可以通过悬挂蚊帐、喷洒药物等措施进行预防。
谈及近年来,传染病在种类和传播途径上的变化,刘景春主任说,以前常见的传染病,如麻疹,通过有效的控制,发病已经很少,像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包括最近的MERS,都是一些新发的传染病。
病*性肝炎的预防、控制
记者了解到,医院接收治疗的传染病,有90%以上是病*性肝炎,因此,病*性肝炎的防控、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据刘景春主任介绍,病*性肝炎往往起病比较隐匿,症状不明显,有的人得了这种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其传播途径则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和与患者的日常密切接触。刘景春主任说,病*性肝炎有急性发病的情况,会出现饮食不良、恶心等症状,但大部分病*性肝炎患者起病慢,一旦发现病情一般比较严重。
那么,一旦患上病*性肝炎,应该如何及早发现呢?刘景春主任说,一方面,如果是急性发病,症状(吃完饭腹胀、恶心、有疲乏感)比较明显,医院就诊;另一方面,定期查体可以帮助患者及早发现是否患病,避免发现时病情恶化、治疗效果受影响。“部分病人等有明显感觉了才去就医,若患上病*性肝炎,且炎症不消退,这种坏习惯可能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肝硬化,继续发展则有可能发生恶变,”刘景春主任说,“但是如果在早期发现,这种疾病则是完全可控的,医院对病*性肝炎的治疗已积累多年临床经验,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刘景春主任提醒大家,如果身边有患病*性肝炎的人,也不必过分恐惧,日常的接触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没必要过于恐惧,但治疗必须引起重视”,刘景春主任补充道,“现在对病*性肝炎没有特效药,需要进行综合的治疗,才能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刘景春主任回答网友问题
问题一:家里有乙肝病人,不知道会不会传染,如果传染应该如何预防?
刘景春主任说,很多人家里老人、小孩都得这种病,就认为乙肝是遗传病,其实乙肝是一种传染病,因为这与个人体质有关系,个人体质决定了其抵抗力的不同。日常的接触一般不会有问题,但如果存在皮肤破损、口腔黏膜破损等情况,就可能感染病*。若家里有这样的病人,医院注射乙肝疫苗,并进行查体,确定是否可能患病,然后进一步确认是否需要治疗。
问题二:家人肝脏上长小囊肿,是否会传染?应该如何治疗?
对此问题刘景春主任解释道,身体的许多脏器上都常见囊肿,这种囊肿多为良性,不会恶变,也没有传染性。发现肝脏囊肿时,要定期进行彩超等复查,若囊肿大小无明显变化,或位置不靠近重要的血管、神经,可以不必担心,不会影响肝脏功能;若囊肿每次查体都增大,或位置靠近肝脏边缘,就有破裂后内部液体流入腹腔的危险,导致腹膜炎,不过此类情况相对少见。
刘景春,医院主任医师、感染四科主任。医学硕士。医院协会委员、淄博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专家、淄博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防治专家委员会专家。在近几年的甲流、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疾病的诊治中负责全市的诊断和救治工作,无一例死亡病例。对各种传染病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尤其对母婴传播的防治、肝癌、肝炎、肝硬化的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刘景春主任坐诊时间:每周周四全天
访谈视频
医院知名专家每周二、周四到淄博分院(医院)坐诊,为淄博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准的诊疗服务。
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