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院肝病中心陈靖朱月永肝内血管阻力升高将导致下游血液动力学效应,慢性肝病患者内脏或全身动脉舒张,高动力循环,导致门体侧支循环形成,成为影像学检查无创评估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基础。此外,从病理组织学和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症早筛和早诊的角度而言,如何对没有门脉高压并发症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无创评估肝纤维化,也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进行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的影像学检查及其基本原理、新技术也迅速地被引入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的研究。一、超声检查超声评估门脉高压的作用主要在于发现肝硬化的征象、测量门静脉管径、脾脏大小、判断腹水的有无和异常侧支循环情况,这些并非门脉高压的直接证据,因此其诊断门脉高压价值有限。多谱勒超声的优势在于能在生理性条件下实时检测血流,因而被用于评估门脉高压的研究,但在预测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症方面效能较差。超声造影明显提高了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有更好的血流检测能力。应用声诺维(SonoVue)增强对比剂测定肝静脉到达时间,以14秒为截断点预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症的AUROC为0.(阳性预测值PPV为92.7%,阴性预测值NPV为86.7%)[8]。应用示卓安(Sonazoid)增强对比剂测定脾动脉脾静脉渡越时间,以13.5秒为截断点预测肝硬化患者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症的AUROC为0.76(PPV为69%,NPV为70%)[9]。次谐波辅助压力评估基于超声造影微泡的次谐波幅度与环境压力之间的逆线性关系,早期被用于无创评估慢性肝病患者门脉高压的探索性研究,其预测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但由于超声造影可能因造影剂和操作者经验的不同,导致门静脉压力评估出现差异,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近十年来也很少用于无创评估门静脉压力的临床研究。近期,Guptaetal对来自2个中心名经颈静脉肝活检的参与者进行次谐波辅助压力检测,结果表明,以-0.11dB为截断点判断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症,其AURO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5、91%和82%[10]。基于超声的瞬时弹性成像(TE)技术可以检测肝脏弹性值(LSM),是一种重要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工具。但因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的设备不同,对操作者有一定的经验要求,受检者体重指数、年龄、是否并发2型糖尿病、腰围和肝脏炎症活动度等因素均会影响LSM的检测。众多研究显示,应用LSM判断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症的截断点不同,且诊断价值差异较大,其AUROC在0.~0.[11]。声辐射力脉冲进行点剪切波弹性成像和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也能检测LSM,其优势在于可能克服瞬时弹性成像在肥胖和腹水患者中不能采用的缺点,但其质控标准尚未很好的建立。对来自欧洲和亚洲共7个中心五项基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的荟萃分析结果发现,对纳入研究的例肝硬化患者(27%为代偿期),以LSM=14kPa来排除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症时,其AURO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8、91%和37%。对无腹水、病*性肝炎肝硬化或体重指数25kg/m2的代偿性肝硬化患者,14kPa这一界值的敏感性一致且特异性更高[12]。门脉高压患者脾动脉血流增加、脾脏淋巴组织过度活化、脾脏纤维生成和血管增生,导致脾脏硬度增加。相对于LSM检测,脾脏硬度检测不受肝脏淤血、炎症活动和胆汁淤积的影响,因而其在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应用受至广泛的
中国脂肪肝诊治领域的“国家队”主编,通俗易懂,书中附有原创科普视频及科普动漫。点击下图,立即购书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