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活检是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然而,其具有一些缺点,包括活检样本变异以及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对活检解释的变异。土耳其哈医院Ekiz等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一条合适大小的肝活检标本,足以指导CHB患者的治疗决策制定。
该项研究纳入27例CHB患者,包括15例女性和12例男性,中位年龄为(43.51±11.69)岁,对每例患者进行肝活检,获取两条肝标本,根据Ishak评分系统,对纤维化分期和炎症分级进行评估,对两条标本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进行比较。
两条标本的大小和汇管区数量相同,在组织学活动度指数方面,两条标本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然而,该差异并不足以区分轻度和中度分级,另一方面,纤维化分期亦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者指出,鉴于该项研究中的患者样本量相对较小,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CHB患者活检标本变异的相关性。
原文链接:EkizF,Yuksel,ArikkAT,etal.WillaSecondBiopsySampleAffectTreatmentDecisionsin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B.HepatolInt.Sep28.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肝病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肝病网”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