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徐佳昆明医院
指导:昆明医院消化科
马岚青教授
病例简介
现病史(图1)
图1.现病史
病程中无腹痛、乏力、纳差、厌油,无恶心、呕吐、呕血、黑便,无发热、寒战、剑突下绞痛发作,无光过敏、皮疹、口腔溃疡,无四肢关节红肿及紫癜,无口干、眼干,无腮腺、甲状腺肿大,医院就诊,行肝功检测及B超检查诊断为“肝损伤原因待查”,转诊至我院。
患者病程中精神、睡眠差,进食少,大便正常,小便如前述,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既往妊娠2月无诱因出现全身皮肤及眼*伴瘙痒,医院诊断为“妊娠期胆汁淤积症”(诊疗经过不详),妊娠5月胎死宫内,胎儿娩出后4周*染自然消退。年因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
体温:37.2℃,心率:82次/分,呼吸:12次/分,血压:/86mmHg。
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甲状腺、心肺查体无特殊。腹膨隆,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3次/分,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辅助检查
1.外院出院记录(年10月8日)见:TBIL:.8μmol/L,DBIL:μmol/L,UBIL:32.8μmol/L,ALP:U/L,TBA:.5μmol/L,ALB:30g/L,TG:6.51mmol/L(未见检验报告单ALT、AST未提供)。
2.外院腹部B超:肝实质回声增粗。
3.年10月8日(入院当天)我院肝炎全套、自免肝全套、HIV、梅*阴性;年10月16医院检查CMV/EB-DNA<kb(阴性),年10月16医院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未见异常;患者拒绝MRI+MRCP检查。
入院诊断
肝功能异常、*染原因待查(①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可能;②急性妊娠期脂肪性肝炎待排;③妊娠合并病*性肝炎待排)
G2Pw
本病例诊断的关键点
①既往诊断为“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妊娠5月胎死宫内,胎儿娩出后4周*染自然消退。此次妊娠16周再次出现相似症状,追问病史否认ICP家族史。
②临床表现为胆汁淤积症:肝功异常、*疸、皮肤瘙痒。
③肝炎全套、自免肝全套、HIV、梅*阴性,CMV/EB-DNAkb阴性,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未见异常,患者拒绝MRI+MRCP检查;可排外病*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急性脂肪肝、EB/CMV病*相关等肝损伤。
因此,根据以上特点,最后诊断考虑“妊娠期胆汁淤积症”。
治疗过程及随访
入院后经S-腺苷蛋氨酸(SAMe)0mg/d、异甘草酸镁mg/d、熊去氧胆酸(UDCA)mg(每日三次)等退*、保肝治疗效果不佳(图2),且患者拒绝行MRI+MRCP检查及使用激素治疗,自行出院后失访。
图2.治疗期间生化指标的变化
病例讨论及指南推荐
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形成、分泌和(或)胆汁排泄异常引起的各种病变,ALP水平1.5×ULN且r-GT3×ULN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可分为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混合型。胆汁淤积性肝病常见病因及诊断流程如表1、图3所示(摘自《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年更新》)。
表1.成人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常见病因
图3.成人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流程
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ntrahep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为妊娠特有疾病,是胆汁淤积性肝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以皮肤瘙痒、血清学肝内胆汁淤积的指标异常、且产后迅速消失或恢复正常为特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ICP孕妇产后一般可完全恢复,预后良好,但围产期容易诱发胎儿宫内窘迫、早产、新生儿早产及围产儿死亡。
1.ICP的高危因素
根据《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ICP的高危因素包括:
①有慢性肝胆基础疾病,如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肝硬化、胆结石或胆囊炎、非酒精性胰腺炎,有口服避孕药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史者;
②有ICP家族史者;
③前次妊娠有ICP病史,再次妊娠其ICP复发率为40%~70%;
④双胎妊娠孕妇ICP发病率较单胎妊娠显著升高,而ICP发病与多胎妊娠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积累资料;
⑤人工授精妊娠的孕妇,ICP的发病危险度相对增加。
2.ICP的临床表现
①皮肤瘙痒:主要首发症状,手脚掌至脐周、四肢躯干、颜面部,程度各异,夜间加重,70%发生于妊娠晚期,平均孕周30周,大多在分娩后24~48h缓解,少数在48h以上。
②*疸:出现瘙痒后2~4周内部分患者可出现*疸,*疸发生率较低,多数仅出现轻度*疸,于分娩后1~2周内消退。
③皮肤抓痕:ICP不存在原发皮损,但因瘙痒抓挠皮肤可出现条状抓痕,皮肤组织活检无异常发现。
④其他: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轻微脂肪痢等非特异性症状,极少数孕妇出现BMI下降及维生素K相关凝血因子缺乏,而后者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3.ICP的分度
轻度:①血清TBA≥10~40μmol/L;②临床症状以皮肤瘙痒为主,无明显其他症状。
重度:①血清TBA≥40μmol/L;②临床症状:瘙痒严重;③伴有其他情况,如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复发性ICP、曾因ICP致围产儿死亡者;④早发型ICP。
4.ICP的诊断要点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中列出的ICP的诊断要点有:
①出现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皮肤瘙痒;
②空腹血TBA水平升高:TBA≥10μmol/L可诊断为ICP;
③BA水平正常者,有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肝功能异常;
④皮肤瘙痒(产后24~48h)和肝功能异常(产后4~6周)在产后恢复正常。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年更新)》中推荐的ICP诊断依据为:
①妊娠期瘙痒;②血清ALT升高,血清血甘胆酸或总胆汁酸升高;③排除其他导致肝功能异常或瘙痒的疾病。分娩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有助于ICP的诊断。
5.ICP的治疗
6.ICP的待解决问题
ICP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尤其是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治疗上需要更有效的药物及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年更新专家委员会,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年更新。中国肝脏病杂志,年第7卷第2期。
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中华妇产科杂志,,50(07):-。
3.AmericanCollegeofGastroenterologyACGClinicalGuideline
iverDiseaseandPregnancy,AmericanCollegeofGastroenterologyAmJGastroenterol.2(2)2.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肝病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肝病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