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类型分期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443.html安徽医院感染科的张振华副教授研究团队,成功建立了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HBeAg血清转换的简易得分模型。该模型对指导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JGastroenterolHepatol杂志上。
乙型肝炎病*(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是严重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全球慢性HBV感染者达到2.4亿,每年约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终末期肝病。
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是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的一线抗病*方案之一,具有抗病*和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具有乙肝e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高、停药后疗效相对持久等优点,但需要注射给药、不良反应多、费用较昂贵,且疗效有限,因此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疗效并据此决定是否选用或何时更改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目前相关模型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不高。近日,来自安徽医院感染科的张振华副教授研究团队成功建立了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HBeAg血清转换的简易得分模型。
研究人员给予85例初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并随访24周,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了基线、12周、24周和52周时的各因素对治疗结束随访24周时出现HBeAg血清转换的预测作用。
研究人员将基线及治疗12周、24周和52周的HBsAg水平分为<IU/mL,-IU/mL,>IU/mL三组,分析发现各组对24周随访时发生应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了基线外,其他三个时间点上三组对预测24周随访时HBsAg转阴有统计学差异(P<0.05)(图1A-D)。
根据基线和12周时HBeAg的cutoff值(分别为S/CO和20S/CO),将基线及治疗12周、24周和52周的HBeAg分为<20S/CO,20-S/CO和>S/CO三组,分析发现三组在预测24周随访时发生HBeAg血清转换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预测24周随访时HBsAg转阴无统计学差异(P>0.05)(图1E-H)。
图1.HBsAg、HBeAg分组对24周随访时出现HBeAg血清转换和HBsAg阴转的预测价值。A/E,基线;B/F,12周;C/G,24周;D/H,52周。A-D依据HBsAg分组;E-H依据HBeAg分组
该研究团队还通过多因素分析对各时间点对随访24周时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最有意义的三个预测因子鉴定出来(表1)。
表1.基线及治疗12周、24周和52周时对24周随访时存在HBeAg血清转换最有意义的三个预测因子
预测因子
多因素分析
OR(95%CI)
P值
基线
ALT>5×ULN
2.91(0.92-9.22)
0.?
HBeAg≤S/CO
4.88(1.73-13.72)
0.
抗-HBc>10.7S/CO
5.18(1.63-16.47)
0.
12周
HBeAg≤20S/CO
8.31(3.10-22.26)
0.
anti-HBc>11.7S/CO
3.30(0.83-13.18)
0.?
HBeAg>10倍
1.79(0.47-6.76)
0.?
24周
ALT>2×ULN
4.65(1.23-17.63)
0.?
HBeAg≤15S/CO
16.30(4.98-53.35)
0.
抗-HBc>10.4S/CO
4.70(1.28-17.32)
0.
52周
HBeAg≤5S/CO
19.12(6.07-60.21)
0.
抗-HBc>11.1S/CO
8.25(1.74-39.17)
0.?
HBVDNA下降>倍
18.63(1.26-.)
0.?
?表示在回归分析中运用进入法代替逐步法。
在每个时间点取预测价值最大的三个因子建立各时间点的得分模型用以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疗效。每位患者在各时间点的因素若符合相应的最佳阈值,则得1分,否则不得分,各时间点的满分为3分。
结果发现在基线、治疗12周、24周和52周时,得0分者的对聚乙二醇干扰素的应答率分别为6.3%,12.5%,0%和0%,HBsAg阴转率分别为0%,3.1%,0%和0%;相应的,在这些时间点得3分者的应答率分别为90.0%,83.3%,76.9%和86.4%,HBsAg阴转率分别为10%,16.7%,23.1%和13.6%(图2)。因而在各时间点得0分者,继续选择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可能疗效较差。
图2.模型对PEG-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随访24周时存在HBeAg血清转换(绿条)和HBsAg转阴(红条)的预测价值。A,基线;B,12周;C,24周;D,52周。
本研究发现多因素综合较单因素对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更好,并成功建立了有临床实用价值的简易得分预测模型。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