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十个“世界肝炎日”,国家卫健委确定了“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的宣传主题,旨在号召公众积极主动接种肝炎疫苗,主动进行体检了解肝脏健康状况,慢性病*性肝炎患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治疗,全面遏制病*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我国病*性肝炎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病*性肝炎是全球和我国主要的卫生挑战。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病*性肝炎依然是我国新发病数居首位的乙类传染病,其中乙型肝炎的发病总数所占比例属最高。
多年来,我国病*性肝炎防治工作不断加码,推进国家免疫规划,全面开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加大规范性的治疗和管理,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由于长期积累的乙肝、丙肝等病*携带者和患者人群基数大,加之社会力量动员不足,公众认识局限,病*性肝炎的防治任务仍然十分严峻。
看待乙肝患者的“有色眼镜”仍未止息
据统计估算,当前我国乙肝病*携带者约万人,其中约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除了疾病带来的风险与负担,乙肝患者往往还面临着就业、婚姻、教育、社交等各种排斥。“乙肝患者被公司辞退”、“乙肝病*携带者求职碰壁”、“学校要求有乙肝的学生休学”等事件屡见不鲜。我国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携带者的基数很大,长时间以来,看待乙肝患者的“有色眼镜”从未止息。
尽管我国从年开始,就已经开始立法对乙肝携带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但当前实际生活中仍有大量“乙肝歧视”现象存在。
关心关爱乙肝患者需凝聚各界力量
全面消除歧视有待大规模的知识宣传,为消除公众误区,很多*府机构、专家学者、媒体等各界力量也一直在致力于向公众科普乙肝防治知识,消除根深蒂固的乙肝歧视现象,引导公众正确理解乙肝传播途径,共同为乙肝患者提供正常的学习、工作环境。
阻断乙肝传播,提高乙肝患者用药可及性,清除肝炎威胁一直是社会关切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乙肝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及时长期的服用抗病*治疗药物,对于家庭和社会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一些医药企业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患者负担。例如国内肝健康领域的医药企业正大天晴旗下治疗乙肝的产品——润众恩替卡韦也多次下调产品价格,减轻了患者用药负担,提高了用药可及性。
据正大天晴润众产品线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正大天晴联合多方力量联合开展“福气保爱肝福利计划”,针对不同患者引导规范用药、提供个性化智能用药提醒、健康体检、乙肝报告解读等多项服务,为乙肝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事实上,乙肝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同住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并不会传染乙肝,乙肝也不会通过蚊虫传播。
随着乙肝治疗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长期有效的抗病*治疗能够明显延缓病情进展,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患者也可以做到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版)》以“强效低耐药”为原则,已将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作为慢乙肝抗病*治疗的一线推荐药物。
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正面引导并宣传乙肝科普知识,用实际行动关爱乙肝患者,保障其合法权益,我国的病*性肝炎防治工作将不断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