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什么是乙肝生活中应怎样预防
TUhjnbcbe - 2025/3/5 18:29:00

据统计,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每12个人中就会有1个人感染上乙肝病毒,可以说乙肝病毒就潜伏在我们的周围,如果平时不注意,很有可能会中招,所以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知,尤其是提高高危人群的认识是很重要的事。

1、什么是乙肝?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患者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

2、乙肝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乙肝病毒能够通过血液、唾液、泪液、汗液和乳汁等各种体液排至体外,通过血液或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是乙肝的几种主要感染途径。

(1)血液或血制品传播

医源性感染占首位,注射针头、手术器械,尤其是输血和血制品,都可使乙肝病毒侵入体内。所以,乙肝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病从血入”。

(2)母婴传播:母亲受乙肝病毒感染后,婴儿受感染十分常见,以产道感染最为常见。

(3)性接触,只要做到洁身自好,以及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性接触时避免体液接触(如使用安全套),也无须过分担心感染危险。

日常生活中与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暴露传播的概率极小,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没有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染。

3、乙肝“三部曲”

不断受到损伤的肝脏,在修复过程中除了疤痕组织大量形成外,肝细胞也会不断再生,以替补遭到损坏的肝细胞,并代偿受影响的肝功能。

肝细胞再生过程中,由于肝脏结构改变,血液灌流与营养供应减少,免疫异常以及一些目前尚未阐明的因素,就会导致某些再生的肝细胞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的轨道,恶变为癌细胞。

相对而言,肝硬化恶变为肝癌发生率较高,在肝癌患者中,约80%~90%的人伴有肝硬化;而在肝硬化患者中,有20%~30%恶变为肝癌。这正是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由来。

4、如何预防乙肝?

(1)切断传播途径

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所以想要预防它,就必须切断它的传播途径,据统计,50%-8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都可以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所以平时应避免与他们亲密接触。

(2)接种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约80%~95%的人群可以产生免疫力,保护效果可持续20年以上。由于HBV感染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因素,因此接种乙肝疫苗也可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3)提高自身免疫力

身体强壮,才能抵抗病毒的入侵,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多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比如蘑菇、大蒜、西红柿、芝草多糖等,尤其芝草多糖含有丰富的粗多糖、萜烯类物质以及微量元素,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每天饭后冲泡一杯,有利于疏肝利气、排出肝毒,养肝护肝,长期坚持效果更佳。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乙肝生活中应怎样预防